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华园

南方日报:讲好文化“共同语言” 搭建理解沟通之桥

时间:2023-12-04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浏览量:16

分享到

南方日报12月4日A04版(记者 郑慧梓)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文化为魂,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如何传承历史韵味、坚守文化品位、延续城市精神?留住历史与记忆,文化润物细无声。12月3日,在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聚焦城市文化建设议题各抒己见。

城市“老”与“新”共存共生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看来,城市的核心是人,创建和谐的人居环境是目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而文化又是城市的灵魂,更是城市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基。

作为一个城市历史阶段的缩影,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和标志,也是城市重大事件记忆的载体。因此,城市建设也需体现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创造有地域特征、文化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建筑风貌。

何镜堂认为,“老城市 新活力”阐明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个性与共性、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实现内涵式与时俱进。要以绣花功夫做好精细化治理,深刻把握“老”与“新”的内在逻辑,推动城市“老”与“新”的共存与共生,守正创新,既留住历史与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又要与时俱进,激发城市活力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

一直以来,“食在广州”的城市名片声名远播。“饮食文化在广州土地上蓬勃生长、深入人心。”作为广州餐饮业的从业者,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赵利平深有体会。

他提到,广州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南越王时期,南越王墓出土了当时的食炊器具和烹饪材料,展现了岭南地区先民的饮食习惯。清代时,粤菜已是我国的一大菜系。至改革开放后,“食在广州”的名头愈发响亮。

“广州人对饮食文化充满骄傲。但拥有这份自信之余,更要总结归纳、传播出去。”赵利平说,“我们既要有一批热爱饮食的消费者、有代表性餐饮企业、有城市的美食街区,也要考虑建设博物馆,赋能饮食文化、传播好饮食文化。”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人为本,新老相承的城市文化建设,将让历史文化这笔时间的“宝藏”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赋予城市独特的人文气质和发展活力。

多角度讲好文化故事

超大城市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并成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城市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需久久为功。

“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是生长出来的。”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曹雪以粤语为例分析,“它不是哪一个人能打造出来的,而是千百年来口口相传形成的。”

文化的影响力与其形成有着相似的特质:文而化之、润物无声。2017年,曹雪设计了广州城市Logo。“虽然标志设计时间仅有两周,但其背后是我19年在广州走的每一步。我特别爱广州。”曹雪说。

在他看来,设计是一种跨国界的文化语言。“‘设计’二字都是言字旁,设计是在读懂之后的表达,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他表示,非常愿意以设计为媒做好与全世界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多交流就会少误会。

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需跨越文化的差异,如何让城市文化“走”得更远?探索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内容副总裁魏克然认为,文化之间理解和共存的关键,在于用合适的方式讲好故事,在不同文化间形成桥梁。

魏克然表示,如今人们通过数字化方式看世界的体验是高度相似的。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如此高度相似的传播渠道或媒介,摆在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面前。“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讲故事的机遇时期,毕竟年轻人是我们的未来。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机遇下,我们有更大可能让未来年轻人团结在一起。”魏克然最后强调。

说到如何讲好文化故事,从事灯光设计制作的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曲柳深有体会。“科技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广东、广州集聚了大量演艺装备类企业,这个区域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这里的岭南文化底蕴深厚。”李曲柳表示,“怎么发挥好这两个优势,让市民、游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接触和感受城市文化魅力,让文化润物细无声,是广州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语言”,搭建沟通理解之桥。广州要讲好城市故事,更要传播好城市文化,让世界读懂广州。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